如果你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你是否有足部皮肤变色发凉?足部肿胀水肿?足跟皮肤干裂?脚趾感觉麻木?足部刺痛?如果有这些情况发生,提醒您一定要警惕,因为你有可能患上了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足!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病理状态下,引起下肢神经病变和(或)血管病变,进而所导致的足部溃疡、感染、深层组织破坏的严重并发症。神经病变可导致患者丧失对疼痛和温度的感觉,极易形成溃疡。由于神经受损,患者亦难以及时察觉和应对,容易忽视,导致病情恶化;同时,血管病变可导致足部血液循环不畅,影响伤口愈合和细菌排出,进而引发严重感染、溃疡甚至坏疽。糖尿病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分别为4.1%、27.3%。
糖尿病足形成的原因
01血液循环不良
长期高糖状态作用于血管内皮,使得血管壁受损,影响脂质代谢进而导致动脉管壁狭窄或闭塞,从而下肢缺乏供血,可引起局部缺血坏死。
02周围神经病变
高糖状态会引起神经末梢肿胀、神经功能异常。使得肢体的感觉较弱或消失,容易导致外伤或形成溃疡。
03足部感染
足部感染是糖尿病足发生发展及恶化的重要原因,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等尤为常见。
糖尿病足有哪些表现
血管病变表现: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缺血部位出现溃疡或合并局部感染。
神经病变表现:肢体远端感觉异常,表现为患肢皮肤针刺样、烧灼样疼痛、肢端麻木、感觉减退或缺失,行走时有蚁行感。
展开全文
当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后,极小的外伤或自身免疫力低时,就可能导致足部皮肤破溃、感染,甚至坏疽。
糖尿病足严重程度的判断
一般以瓦格纳分级来区分本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具体如下:
0级: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但目前无溃疡;
1级:足部浅表溃疡,无感染征象,突出表现为神经性溃疡;
2级:较深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无骨髓炎或深部脓肿;
3级:深部脓肿,有脓肿或骨髓炎;
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其特征为缺血性坏疽,通常合并神经病变;
5级:全足坏疽。
糖尿病足的治疗
01三甲医院内科主任全程护航多学科联合诊疗体系
协调多科室同步干预,把控血糖与并发症,提升治疗效率。
02显微外科与慢创修复专科团队精准重建血运与功能
微创疏通血管,针对性修复创面,保留足部活动能力。
03新型疤痕修复材料应用促进愈合并改善美观
减少疤痕增生,让愈合处更平整,贴近正常皮肤状态。
糖尿病足的预防
糖足一旦发生,往往病情发展较迅速,治疗也较为棘手,所以,保护好双足,预防本病发生至关重要。
1、监测血糖、戒烟限酒;
2、合理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
3、糖尿病患者及家属每天检查双足,定期用低于37℃的温水洗脚并用纯棉毛巾擦干,也可以穿戴五趾棉袜以避免足趾间浸润;
4、每天检查足与鞋袜,避免不合适的鞋袜挤压足部;
5、矫正足部畸形,重建足部稳定;
6、请专业人士处理足部老茧与嵌甲;
7、选择减压鞋与减压支具,可减少足部压力,预防和减少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
8、及时正确处理足真菌感染,有足癣的患者可以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
9、加强足部皮肤温度监测,有助于发现隐匿的糖尿病足、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
10、生活规律,足部皮肤完整者可适度运动,饮食清淡如低脂、少盐、少糖、少油等,均衡营养。
专家介绍
符秀宝,主治医师
2004年毕业于蚌埠学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外科修复、移植修复、神经损伤的重建手术具有深厚造诣。
擅长:断肢断指再植、手指再造、创伤的皮瓣修复、血管神经的显微外科修复、肌腱吻合、移植修复、神经损伤的二期功能重建手术,手足的畸形矫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