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航的资产运营效率同样领先。截至2024年6月底,其总资产达572.58亿元,净资产202.24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21.3%和35.7%。这种稳健的资产结构,使其在行业低谷期仍能保持战略定力。2024年,厦航引进14架新飞机,机队规模扩张至216架,为后续市场复苏储备运力。然而,拒收波音飞机的事件可能对其未来的运力扩张计划产生一定影响。为了弥补这一缺口,厦门航空正积极考虑采购空客A320neo或国产C919等替代机型,以保持机队的持续更新和扩张。
战略布局:重构国际航线网络
在市场拓展方面,厦航展现出敏锐的机遇捕捉能力。2025年春运期间,通过大数据模型精准分析客流趋势,新增厦门-新加坡/吉隆坡、杭州-新加坡夜航航班,加密厦门-东京/金边等航线,热点航线客座率超85%。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在北京大兴机场的战略深耕:转场五年累计运输旅客1082万人次,航班正常率稳居驻场航司前列,通过“京闽兴快线”“行李无忧”等服务创新,构建起覆盖政务、商务、旅游的多层次客群体系。
国际航线网络的重构成为新增长极。2024年复航福州-纽约、泉州-曼谷等航线,新开厦门直飞马尔代夫、北京大兴-老挝万象等20条国际航线,形成辐射6大洲53国的航线网络。这种布局不仅带动厦门高崎机场跨境电商货值同比增长151%,更通过“一机到底”通程航班服务,实现中转旅客占比超40%,枢纽价值加速释放。然而,拒收波音飞机的事件可能对其国际航线网络的扩张计划产生一定影响。为了保持枢纽网络的竞争力,厦门航空正加速推进机队多元化的战略,通过引进空客A320neo或国产C919等机型,来弥补波音飞机交付延迟或取消所带来的运力缺口。
创新驱动:自研天枢飞行计划系统
在科技赋能层面,厦航走出了一条特色路径。自主研发的天枢飞行计划系统打破欧美垄断,实现航班运行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飞机健康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的200余项参数,将故障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8%。这些创新直接转化为运营效率的提升:2024年飞机日利用率达11.2小时,较行业平均高出1.5小时,相当于每年多投放15架飞机运力。
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显战略远见。作为全球首家与联合国签署可持续发展目标合作的航司,厦航将ESG理念融入运营全链条:推出行业首批“碳中和”机票,年减少碳排放30万吨;实施“轻装出行”计划,通过积分奖励引导旅客减少行李重量;在福州-纽约航线上采用减载飞行策略,虽牺牲部分利润却提升了旅客体验。这种“商业向善”的实践,为其赢得了2023年世界航空旅客体验协会“世界级航空公司”大奖。
起底市场:波音飞机的中国未来
面对拒收波音飞机的事件,厦门航空正积极寻求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波音飞机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使得波音飞机的进口成本大幅上升,这无疑增加了中国航司采购波音飞机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国产C919客机的商业化运营和技术突破,为中国航司提供了新的选择。C919的国产化率已超60%,运营成本比同类型波音飞机低12%,且订单量达1500架,产能逐步释放。这使得中国航司在考虑机队更新时,有了更多的替代方案。
对于波音而言,若想在中国市场重拾份额,需在价格、交付周期及售后服务上作出更具竞争力的调整。同时,波音还需应对国产飞机崛起的挑战,以及中美关系波动带来的政策风险。
关键时刻:变局中的三大应对
尽管优势显著,厦航仍面临多重挑战:国际油价波动使得航油成本占比仍超38%;与国航、东航相比,其国际航线市场份额仍有提升空间;在低成本航空的冲击下,如何保持差异化服务优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厦航已启动三大应对举措:一是建立油价对冲机制,通过期货合约锁定30%的航油成本;二是深化与河北航、江西航的协同,构建“干支通”立体网络;三是升级“厦航天际”服务品牌,推出包含妈祖文化元素的服务产品矩阵,强化文化赋能。
而近期拒收波音飞机的事件,则为厦门航空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对波音飞机交付的不确定性,厦门航空正加速推进机队多元化的战略,积极考虑采购空客A320neo或国产C919等替代机型。同时,公司也在加强与国内外供应商的合作,以确保机队的持续更新和扩张。此外,厦门航空还看到了国产飞机崛起的机遇,正积极寻求与国产飞机制造商的合作,以推动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和降低运营成本。
从厦航的谋划可以看到“关键跃升:到2025年,机队规模预计突破230架,年旅客运输量有望超5000万人次,数字化服务占比将达到70%。厦航的经验表明,在周期波动中,唯有将战略定力、运营效率与创新动能深度融合,方能实现基业长青。
编辑:张 辰 审核:张建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